德国《法兰克福汇报》网站3月29日刊载题为《十年工业4.0》的文章,作者系德国国家科学与工程院前院长亨宁·卡格曼和德国人工智能研究中心前主任沃尔夫冈·瓦尔斯特,文章称,“工业4.0”的潜力远远没有被完全应用,决不能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下一阶段放松研究和创新。
文章认为:把虚拟空间和现实空间连接在所谓的“网络-实体生产系统”中,以便利用数字化的进步建设下一代工厂——我们在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的工业应用方面已经这样做了。这个理念在技术层面上很有趣,但只在专业圈子内产生了影响。我们的“工业4.0”概念已成为目标的核心。
我们的原创文章《工业4.0:依靠物联网走向第四次工业革命》发表于2011年4月1日,也就是在当年的汉诺威工业博览会即将开幕之际。这一理念是我们和沃尔夫-迪特尔·卢卡斯一同提出的。卢卡斯目前在德国联邦教育与研究部担任国务秘书,从政策的提议者变成了制定者。当年正值金融危机爆发后没过多久,我们希望以雄心勃勃的未来项目为契机,通过提高转型能力和资源效率把德国经济变得更有韧性和竞争力。我们的主要思想是,把虚拟空间和现实空间连接在所谓的“网络-实体生产系统”中,以便利用数字化的进步建设下一代工厂——我们在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的工业应用方面已经这样做了。这个理念在技术层面上很有趣,但只在专业圈子内产生了影响。我们的“工业4.0”概念已成为目标的核心。
我们得到了强力的政治支持。德国总理默克尔在2011年4月3日汉诺威工业博览会开幕式上致辞时就即兴谈到了“工业4.0”这个新说法。另外,这个说法也受到了经济界、工会以及其他工业国家(这一点非常重要)代表的重视。制造业帮助德国成功挺过了2008年的世界金融危机,我们关注这一经济领域意义重大。我们认为这涉及第四次工业革命——这种观点引起了广泛关注。
“工业4.0”迅速传播,这一概念今天在全世界就像“幼儿园”和“高速公路”那样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德国。“工业4.0”如同热门的出口产品,得到了全球经济界、学术界和政界的关注和认可。这是我们在高科技领域首次将一个源自德国的创新理念推向国际。在此之前,创新理念长期以来主要来自美国和亚洲。
草图已经绘就。把人、智能主体和机器互联起来,应用以服务为导向的架构,将来源不同的业务和数据编排成新的业务流程——所有这些将带来新机会。“工业4.0”是基于数据的价值创造的基础,是创新的业务模式和组织形式,也为能源、健康和电动汽车领域提供新的解决方案。这一愿景极具说服力,因为人们预期它会带来重大经济和社会进步。
带来重大社会进步
“工业4.0”理念取得成功,主要得益于社会中流砥柱的广泛支持。我们表明,如果我们能有效团结经济界、学术界和工会的力量并提供相应的平台,就能共同推动国际潮流。“工业4.0”设定了这样的标准:一个在高端研究中首先出现的理念能以多快速度从企业和工业界脱颖而出,并在工会的积极陪伴和支持下给德国这一经济和创新基地带来成功。如今,“工业4.0”是德国联邦政治界的优先议程——在过去10年,有逾1000个联合项目、逾1万场会议和逾10万项出版物致力于在技术上落实这一理念。
对于“工业4.0”的下半程来说,除了需要技术创新外,我们还需要政界、工会和公民社会的支持,才能持续地收获发源于德国的第四次工业革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成果。
工业1.0到4.0所发生的年代、借助的科技以及达成的突破。
--- THE END ---
声明:本文来源:美国趋势科技公司网站, 由《智能制造》公号整理分享大家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系转载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涉及版权,请联系删除!
此文关键词: